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StringRedisTemplate常用操作 / Redis中删除过期Key的三种策略
阅读量:4293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5-27

本文共 499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6 分钟。
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set("test""100",60*10,TimeUnit.SECONDS);//向redis里存入数据和设置缓存时间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boundValueOps("test").increment(-1);//val做-1操作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Value().get("test")//根据key获取缓存中的val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boundValueOps("test").increment(1);//val +1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getExpire("test")//根据key获取过期时间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getExpire("test",TimeUnit.SECONDS)//根据key获取过期时间并换算成指定单位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delete("test");//根据key删除缓存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hasKey("546545");//检查key是否存在,返回boolean值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Set().add("red_123""1","2","3");//向指定key中存放set集合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expire("red_123",1000 , TimeUnit.MILLISECONDS);//设置过期时间
  2.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Set().isMember("red_123""1")//根据key查看集合中是否存在指定数据  
  1. stringRedisTemplate.opsForSet().members("red_123");//根据key获取set集合 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项目中有个接口要频繁调用查询中的数据,为了降低数据库的压力,所以把一部分记录先缓存在中,对中的数据设置了期限。今天无意间发现一个问题,使用dbsize查询出来的数量,比实际缓存量要高一部分。用

redis-cli keys '*'|wc -l 
1
1

获取到的数据和实际情况是一样的。如下面两图: 
这里写图片描述 
这里写图片描述 
对比发现,redis中key的总量为286957,比数据库中的264032高出了20000多个!为什么会这样呢?查找程序原因,并没有发现逻辑问题。查找redis相关资料,发现原来是redis对过期键处理机制导致的误差。 
dbsize返回的是包含过期键的总数,所以造成了误差!结合查找的资料,拿来一起分享。

Redis对于过期键有三种清除策略

  • 被动删除:当读/写一个已经过期的key时,会触发惰性删除策略,直接删除掉这个过期key
  • 主动删除:由于惰性删除策略无法保证冷数据被及时删掉,所以Redis会定期主动淘汰一批已过期的key
  • 当前已用内存超过maxmemory限定时,触发主动清理策略

被动删除

只有key被操作时(如GET),REDIS才会被动检查该key是否过期,如果过期则删除之并且返回NIL。 
1、这种删除策略对CPU是友好的,删除操作只有在不得不的情况下才会进行,不会对其他的expire key上浪费无谓的CPU时间。 
2、但是这种策略对内存不友好,一个key已经过期,但是在它被操作之前不会被删除,仍然占据内存空间。如果有大量的过期键存在但是又很少被访问到,那会造成大量的内存空间浪费。expireIfNeeded(redisDb *db, robj *key)函数位于src/db.c。 
但仅是这样是不够的,因为可能存在一些key永远不会被再次访问到,这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也是需要在过期后被删除的,我们甚至可以将这种情况看作是一种内存泄露—-无用的垃圾数据占用了大量的内存,而服务器却不会自己去释放它们,这对于运行状态非常依赖于内存的Redis服务器来说,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主动删除

先说一下时间事件,对于持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, 服务器需要定期对自身的资源和状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整理, 从而让服务器维持在一个健康稳定的状态, 这类操作被统称为常规操作(cron job)

在 Redis 中, 常规操作由 redis.c/serverCron 实现, 它主要执行以下操作

  • 更新服务器的各类统计信息,比如时间、内存占用、数据库占用情况等。
  • 清理数据库中的过期键值对。
  • 对不合理的数据库进行大小调整。
  • 关闭和清理连接失效的客户端。
  • 尝试进行 AOF 或 RDB 持久化操作。
  • 如果服务器是主节点的话,对附属节点进行定期同步。
  • 如果处于集群模式的话,对集群进行定期同步和连接测试。

Redis 将 serverCron 作为时间事件来运行, 从而确保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自动运行一次, 又因为 serverCron 需要在 Redis 服务器运行期间一直定期运行, 所以它是一个循环时间事件: serverCron 会一直定期执行,直到服务器关闭为止。

在 Redis 2.6 版本中, 程序规定 serverCron 每秒运行 10 次, 平均每 100 毫秒运行一次。 从 Redis 2.8 开始, 用户可以通过修改 hz选项来调整 serverCron 的每秒执行次数, 具体信息请参考 redis.conf 文件中关于 hz 选项的说明也叫定时删除,这里的“定期”指的是Redis定期触发的清理策略,由位于src/redis.c的activeExpireCycle(void)函数来完成。

serverCron是由redis的事件框架驱动的定位任务,这个定时任务中会调用activeExpireCycle函数,针对每个db在限制的时间REDIS_EXPIRELOOKUPS_TIME_LIMIT内迟可能多的删除过期key,之所以要限制时间是为了防止过长时间 的阻塞影响redis的正常运行。这种主动删除策略弥补了被动删除策略在内存上的不友好。

因此,Redis会周期性的随机一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并进行处理。测试到的已过期的key将被删除。典型的方式为,Redis每秒做10次如下的步骤:

  1. 随机测试100个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
  2. 删除所有发现的已过期的key
  3. 若删除的key超过25个则重复步骤1

这是一个基于概率的简单,基本的假设是抽出的样本能够代表整个key空间,redis持续清理过期的数据直至将要过期的key的百分比降到了25%以下。这也意味着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已经过期但仍占据着内存空间的key的量最多为每秒的写操作量除以4.

Redis-3.0.0中的默认值是10,代表每秒钟调用10次后台任务。

除了主动淘汰的频率外,Redis对每次淘汰任务执行的最大时长也有一个限定,这样保证了每次主动淘汰不会过多阻塞应用请求,以下是这个限定计算公式:

#define ACTIVE_EXPIRE_CYCLE_SLOW_TIME_PERC 25 /* CPU max % for keys collection */  ...  timelimit = 1000000*ACTIVE_EXPIRE_CYCLE_SLOW_TIME_PERC/server.hz/100; 
1
2
3
4
5
6
1
2
3
4
5
6

hz调大将会提高Redis主动淘汰的频率,如果你的Redis存储中包含很多冷数据占用内存过大的话,可以考虑将这个值调大,但Redis作者建议这个值不要超过100。我们实际线上将这个值调大到100,观察到CPU会增加2%左右,但对冷数据的内存释放速度确实有明显的提高(通过观察keyspace个数和used_memory大小)。

可以看出timelimit和server.hz是一个倒数的关系,也就是说hz配置越大,timelimit就越小。换句话说是每秒钟期望的主动淘汰频率越高,则每次淘汰最长占用时间就越短。这里每秒钟的最长淘汰占用时间是固定的250ms(1000000*ACTIVE_EXPIRE_CYCLE_SLOW_TIME_PERC/100),而淘汰频率和每次淘汰的最长时间是通过hz参数控制的。

从以上的分析看,当redis中的过期key比率没有超过25%之前,提高hz可以明显提高扫描key的最小个数。假设hz为10,则一秒内最少扫描200个key(一秒调用10次*每次最少随机取出20个key),如果hz改为100,则一秒内最少扫描2000个key;另一方面,如果过期key比率超过25%,则扫描key的个数无上限,但是cpu时间每秒钟最多占用250ms。

当REDIS运行在主从模式时,只有主结点才会执行上述这两种过期删除策略,然后把删除操作”del key”同步到从结点。

maxmemory 
当前已用内存超过maxmemory限定时,触发主动清理策略

  • volatile-lru: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进行LRU(默认值)
  • allkeys-lru : 删除lru算法的key
  • volatile-random:随机删除即将过期key
  • allkeys-random:随机删除
  • volatile-ttl : 删除即将过期的
  • noeviction : 永不过期,返回错误

当mem_used内存已经超过maxmemory的设定,对于所有的读写请求,都会触发redis.c/freeMemoryIfNeeded(void)函数以清理超出的内存。注意这个清理过程是阻塞的,直到清理出足够的内存空间。所以如果在达到maxmemory并且调用方还在不断写入的情况下,可能会反复触发主动清理策略,导致请求会有一定的延迟。

清理时会根据用户配置的maxmemory-policy来做适当的清理(一般是LRU或TTL),这里的LRU或TTL策略并不是针对redis的所有key,而是以配置文件中的maxmemory-samples个key作为样本池进行抽样清理。

maxmemory-samples在redis-3.0.0中的默认配置为5,如果增加,会提高LRU或TTL的精准度,redis作者测试的结果是当这个配置为10时已经非常接近全量LRU的精准度了,并且增加maxmemory-samples会导致在主动清理时消耗更多的CPU时间,建议:

  • 尽量不要触发maxmemory,最好在mem_used内存占用达到maxmemory的一定比例后,需要考虑调大hz以加快淘汰,或者进行集群扩容。
  • 如果能够控制住内存,则可以不用修改maxmemory-samples配置;如果Redis本身就作为LRU cache服务(这种服务一般长时间处于maxmemory状态,由Redis自动做LRU淘汰),可以适当调大maxmemory-samples。

这里提一句,实际上redis根本就不会准确的将整个数据库中最久未被使用的键删除,而是每次从数据库中随机取5个键并删除这5个键里最久未被使用的键。上面提到的所有的随机的操作实际上都是这样的,这个5可以用过redis的配置文件中的maxmemeory-samples参数配置。

Replication link和AOF文件中的过期处理

为了获得正确的行为而不至于导致一致性问题,当一个key过期时DEL操作将被记录在AOF文件并传递到所有相关的slave。也即过期删除操作统一在master实例中进行并向下传递,而不是各salve各自掌控。这样一来便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的情形。当slave连接到master后并不能立即清理已过期的key(需要等待由master传递过来的DEL操作),slave仍需对数据集中的过期状态进行管理维护以便于在slave被提升为master会能像master一样独立的进行过期处理。

参考博文: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gcc/g++ 编译常见问题
查看>>
【设计模式】 工厂模式实例 C++ , 利用工厂模式写一个计算器
查看>>
opencv
查看>>
【图像处理】 一、OSTU分割
查看>>
加载更多功能实现
查看>>
React相关Dom约束性和非约束性操作
查看>>
Hystrix高可用架构介绍
查看>>
netty源码分析之-SimpleChannelInboundHandler与ChannelInboundHandlerAdapter详解(6)
查看>>
netty源码分析之-开发过程中重要事项分析(7)
查看>>
Sublime Text3插件详解
查看>>
netty源码分析之-ByteBuf详解(8)
查看>>
javascript函数定义三种方式详解
查看>>
javascript中this关键字详解
查看>>
javascript关于call与apply方法详解
查看>>
netty源码分析之-ReferenceCounted详解(9)
查看>>
javascript闭包详解
查看>>
javascript类的创建与实例对象
查看>>
javascript原型详解(1)
查看>>
netty源码分析之-处理器详解(9)
查看>>
javascript原型对象存在的问题(3)
查看>>